2005-11-27

新媒體的創造與局限

(以下是為「創意校園頻道」客串發表的講座)

何謂新媒體

首先我們談談何為新媒體?新媒體藝術的誕生,大約有30年歷史。一般會由西方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作開始首先出現的是錄影藝術、單頻錄影帶作品、錄像裝置作品、錄像劇場、closed-circuit installations,與電訊 (telecommunication)或無線應用和移動技術有關,例如利用電話、傳真機所做的實驗和即興表演,再接下來則是伴隨數碼科技與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然後是電腦創作音樂、圖象、動畫、多媒體光碟、互聯網和網路藝術 (Internet Art),結合科學研究包括虛擬真實/虛擬空間(virtual reality)、人工智能、生物工程學、量子物理學等的藝術創作,甚至是飛越去外太空的實驗創作。

新媒體是個相對的概念,例如和書籍比較,電視可以稱為新媒體,但與互聯網比較,電視又成為舊媒體了。所謂「新」其實很大程度因為新科技的發明製造了一些新產品。所以新媒體藝術的定義不會一成不變,其形態仍在實驗和探索中。要界定現時的新媒體,我想主要包括結合網路 (Internet) 或數碼科技,提供連結性(connectivity)和互動性(interactive)這兩大特點的創作。

去年香港藝術中心邀請了著名新媒體藝術學者Lev Manovich來港作駐場藝術家,舉辦了數次講座。Lev Manovich於2001年出版了一本《新媒體藝術的語言》一書。他在書中新媒體藝術語言歸納出以下五大原則,包括數字的代表性(Numerical Representation)、結構的調整性(Modularity)、自動化(Automation)、內容與資料與介面的可變性(Variability)、代碼上的轉變(Transcoding)。

新媒體藝術與電腦

簡單來說全部都是跟電腦有關。首先大家要了解Lev Manovich的背景,他本身除了是藝術家外,更是修讀電腦科學的。他用了很多電腦語言去解說新媒體跟電腦的密切關係。

大家都知道電腦是由0及1來組合所有文字、聲音及影像等。現在我們可以把媽媽的舊照片、卡式錄音帶的聲音放到網絡上,轉送給朋友,跟他們分享,當中就是電腦化的過程,利用電腦及電腦軟件的功能,改變作品內容的結構,甚至可以替我們自動完成作品。例如我們可以運用Photoshop去改變圖象的模樣。地下鐵的燈箱廣告中,模特兒美麗的模樣便是利用電腦軟件把圖象加工。這種單純把數碼技術當工具去使用,或者複製其他舊媒體的內容再現在新的表達工具上,以前八十年代後期在香港非常流行,會被視為數碼藝術。隨著時代的進步,今天我們有更高的要求,認為新媒體藝術要包含連結(connectivity)、融入(immersion)、互動(interaction)、轉化(transformation)和再現(representation)的過程。

新媒體藝術與前衛藝術

今天我們回溯新媒體藝術,會發現跟前衛藝術息息相關,特別是西方六十年代的觀念藝術、早期的未來主義和達達運動(Dada Movement)、動力藝術(Kinetic Art)。

例如著名當代藝術家杜象(Marcel Duchamp)的早期作品也被認為是現今新媒體藝術創作參考的好例子,甚具啟發,例如1913年的《Bicycle wheel》、《Nude Descending a Staircase》、《The Bride》(見powerpoint),杜象幾幅具未來主義風格的畫,就往往聯繫到現今機械人或人工智能的動作裡。另外Mondrian的作品都是用方形及原色去組合,成為獨特的風格。又例如俄羅斯1920年代的前衛作品。另外,這幅是關於50年代舞台上出現的機械芭蕾(Mechanical Ballet)跟現在荷里活電影的一些未來電影在造型上的關係。

新媒體與音視藝術

我們認識世界,往往是靠我們去經驗,而這些經驗都是跟五官很有關係。眼睛當然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我們用眼睛去觀察事物,從而認識世界。我們的眼睛其實最多只能觀看前方120度的景觀,但是透過科技的幫助,我們不單可以看到360度的景觀,更可以看見地球不同位置所發生的事情。例如可以透過電訊工具去傳播影像,從而知道世界不同地方發生的事情。有很多藝術家利用這些科技去作藝術創作,其實是加強了我們感官的開放性。

很久以前,人們在沒有高科技的幫助下,其實已經嘗試製造一些有趣的視覺效果,例如利用光去製作影子戲。這些都是電影出現之前的Pre cinema技術,我們可以利用圖象的拼貼去製造幻象,Photo Collage是一個製造圖像結構的基本技術,。而Phenakistiscope Disc是利用熱力把卡紙移動而造成流動影像。Phenakistiscope Disc、Praxinoscope Theatre、Surrealist toy、Magic latern等都是電影發生之前的技術。當然電影發明之後,影響非常巨大,尤其於在如何再呈現現實方面。

從前人們可以在一些影院內觀賞闊銀幕電影,但現在香港只有迷你影院,大家已少有闊銀幕的體驗。在高科技還沒出現的時候,人們已經追求多於四比三單一銀幕的視覺享受。圖片內是1959年的情景,你會發現圖片中有不同的Frame掛於會場上,形成多重投射的展示方法。

現今很多電視節目裡都會看到人物影像被攝影機拍下,然後再投射到大銀幕上的場面,其實很久以前人們已經做出相似的事情,當年來說就是很前衛的手法。

新媒體研究有很多種類,有剛才提到的流動電話、虛擬空間,甚至我們經常接觸到的電腦遊戲。以上不同的種類,歸根究抵都是流動影像跟聲音結合而成的動態。還有機械人也是新媒體研究的範疇。

現在會播放一個日本演唱會的片段,你們或會感到奇怪這是新媒體藝術嗎?在片段裡你們可以看到場館內設置了一個由LED組成的360度螢幕,跟演唱會有關不同的文字及圖像都會即時性地於螢幕上出現。縱使LED不是很新的科技,但在目前娛樂事業上開始經常被使用。投放影像已不只是用投影機才可以發生的事。剛才演唱會在後段的時候,其實還有一個會跟聲音互動的噴水池出現,噴水池的水柱高低會隨著聲音的變化而改變。演唱會的中段,其中一個歌星更以攝影機捕捉他個人影像,再轉投到螢幕上,跟兩位利用三維動畫製作的虛擬舞蹈藝員跳舞。我想說明這些新媒體巳經進入去我們文化娛樂的層面,我們接收這些訊息時,不妨追溯這些影像是如何產生,它們的源頭是否吻合我剛才舉的例子? 

在日本及美國,人們可以用不多於一美元的價錢合法地下載歌曲到你們的iTunes或iPod內。近期英國的一隊組合ColdPlay替iTunes做宣傳,你們可以在iTunes的網頁內下載他們一首名叫The Sound of Speed的音樂錄像,在音樂錄像內你們可以看到一個如船艙一樣高度的LED幕牆。LED幕牆上的燈光開關會即時隨著音樂的節拍而改變。細心留意,LED幕牆其實是將軟件的visualizer功能放大出來展現成一個巨大實體。

在街道上,你隨時也會看到這些LED Billboard,由於它不受四周環境光暗的限制,所以在四處的大廈外牆上都可以看到。在香港的LED Billboard,通常都只會看到股市價格、新聞報道或娛樂消息,是以資訊為主。但原來這些是可以被轉化為更有創意的表達形式。

( 觀看 Listening Post 片段)
Listening Post用了LED技術及把互聯網上的文本變成樂曲。Listening Post這個作品一點也不互動,它純粹利用互聯網上的聲音,用Voice synchronizer加工,製造了六段樂曲。Listening Post自1994年開始至今不斷於世界各地的藝術節中得獎及展覽,它最成功之處便是利用了我們經常接觸到的資訊裡的文字,演化成一件有趣的藝術作品。除了Listening Post的兩位作者Mark Hansen 及 Ben Rubin,很多藝術家都會運用很多科技融入藝術作品中。Mark Hansen 及 Ben Rubin其實是用了Max,/ MSP,將互聯網上研究得來的資料利用voice synchronizer加工,製成一個很有趣的音樂作品。

接下來,我介紹一個利用流動電話製作而成的另類作品Dial Tones。許多人都會用流動電話下載鈴聲,而這件作品就是運用流動電話的鈴聲混入藝術作品中。觀眾進入演唱會場前都會利用artist的電腦程式將他們的流動電話編上編號,透過編號及不同的鈴聲分配,觀眾們便可參與演奏樂曲。在新媒體藝術作品中,觀眾的參與度大了很多。

剛剛提及的兩個作品Listening Post及 Dial Tones都利用了最新技術。但我們回顧歷史的時候,看到從前縱使有技術限制,人們亦會嘗試利用三部投影機製造出闊銀幕的視覺效果,甚至利用很多投影機去製造360度的圖象。這些都是30至50年代出現的前衛藝術手法,而這些形式在現在的新媒體上也可以看到,例如在互聯網上的一些網頁,會見到一個一個的Frame,最近明珠台所播放的劇集24,也經常在同一畫面中出現很多的Frames。原來不光是從前的前衛作品影響新媒體藝術的風格,新媒體藝術也會影響如電視般的舊媒體。

從前我們看立體電影時,總會戴上一副特別的眼鏡,眼鏡一邊是藍色、一邊是紅色。而現在,我們可以戴一個像頭盔般的面具,進入虛擬立體空間。可惜香港還沒有商家引進這種科技,而其實這種科技已應用在娛樂上。

我們常玩的遊戲機也是跟新媒體相關。縱使有很多新科技出現,無論是電視機、電影或電腦又或是手提電話,似乎一切都離不開螢幕。我們仍然身處在以螢幕(Screen)為介面的時代中,所以。提到跟螢幕有關係,我們就會想起1970年代一位媒體理論家Marshall Mcluhan,他提出了兩個很著名的說法,一是「媒體就是訊息」(Medium is a message),另一個是說媒體便是「人的延伸」(Extension of Man)。從現今流動電話跟我們的關係,就可以深深體驗到媒體是人的延伸。透過流動電話,我們可以跟海外的親友對話,甚至更可以透過網絡攝影機看見對方的樣貌。

新媒體藝術的虛擬與現實

外國很多作品都是利用電腦程式,製造觀眾跟作品的互動關係。這些互動作品甚至於公共空間出現。從前的影子劇有了電腦軟件的輔助,能更加豐富地應用在新媒體藝術作品中,在Rafael Lozano-Hemmer的Body Movies中便看到這一點。我們更可以利用電腦程式控制鐳射光的移動。

電影Matrix 第一集提及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什麼是真實 ( What is Real? )。影片中奇洛李維斯的一切生活全由電腦程式編制出來。現今科技的發展和發明往往都是嘗試擴闊人類感官的極限。互聯網、3D動畫、虛擬現實及電腦遊戲,其實與軍事很有關係。互聯網的誕生其實是由美國軍方注資研究,目的是為了方便軍事上的溝通。最初互聯網技術還沒普及時,技術只限於實驗室內使用,著名的學院有麻省理工大學及史丹福大學,都會於學院成立實驗室來研究。

虛擬現實 (Virtual Reality)亦是美國撥款給麻省理工大學發明的,目的是利用虛擬空間作空軍演習。而電腦遊戲,特別是射擊遊戲,也是給美國軍方作軍事訓練。Virtual Reality 於二次大戰後已經開始投資研究,除了軍方外,荷里活這個夢工場也有協助軍方發展這科技。這些軍方研製出來的技術經過多年後,傳至民間,漸漸普及起來。

新媒體與秘密監察

新科技表面上帶來美麗方便的一面,背後卻同時代表著沒完沒了的戰爭。
(播放 Open Sky)

Open Sky 是一群斯洛文尼亞藝術家,於前蘇聯遺下來一個荒廢的太空衛星站內生活了一段時間後而製作的作品。其中接收外太空的聲音轉化在音樂創作上。

電腦遊戲元祖William Higinbotham於1950年間在美國某小鎮開設實驗室工作時,為了加深市民對實驗室的了解,實驗室設計了第一個名為Tennis for Two的遊戲,希望能夠與鎮上居民建立良好關係。

網路攝影機(Web Camera)於1991年發明,當年兩位科學家利用兩部攝影機(Video Camera) 於實驗室內作遙距攝影實驗,捕捉實驗室外的影像,實驗很成功。不久之後,麻省理工大學研究員Steve Mann,把概念再發展,而成為現今的無線網路攝影機。網路攝影機對我們來說好像沒有太大功用,但對警方及政府機構來說卻很重要,他們可以於城市不同角落放置網路攝影機作監察。

我們日常看到的交通情況便是透過網路攝影機傳送。而警方會運用網路攝影機監察恐怖份子的行動。1990年代初開始,不同的政府機構已經採用這種科技去來作不同的監察,只是市民一直沒有察覺,直至911事件發生之後,市民才警覺我們日常生活也可能如影片Matrix中被監察。

現今3G流動電話也有追蹤科技,只要知道對方的電話號碼,便能追蹤對方的位置。科技除了帶給人們方便,同時亦讓統治者進行各項行動。

最近新媒體藝術裡流行的一種名叫可穿戴性科技(Wearable Technology),例如流動電話。美國軍方亦撥出鉅款研究可攜帶性科技,希望方便軍隊作戰,尤其針對如伊拉克般艱苦的戰爭。為了方便軍人作戰,加州一所大學在研究軍事藥品(Military Medicine)。為了減輕軍人裝備上的負擔,他們又研製出一些能夠接收訊息的衣服物料。很多藝術家亦利用這些科技來作一些顛覆性的創作。

(播放DVD-Open Sky)

這個作品利用了遙距攝影機技術去幫助示威者遊行,反監察警察的位置。新媒體藝術相對傳統藝術,更愛也更能作社會批判。而新媒體藝術已不限於藝術博物館內發生及欣賞的事情,而是跟生活、社會及政治有著密切的關係。

我個人認為,新媒體藝術的教育,應該從較廣義的文化批判角度出發,而非從技術層面,被市場的產業左右對新媒體的定義。對同學而言,大家不妨可運用一些新媒體藝術的理念,應用於校園電視台裡。

---------------------------------------
附錄:總結(主持人陳碧如)
大家或許會感到莫名其妙,究竟校園電視台跟新媒體藝術有何關係。剛才提到流動電話都屬於媒體的一種,而電視台本身也一樣。Fion今日提及我們如何從認識新媒體藝術的角度裡觀看其背後的各種意義。我們對待校園電視台及其他媒體發展相關的事情,也絕對不能只從技術角度出發,而該從文化角度出發,探討背後的意義。

新媒體藝術家利用一些現有的科技製作藝術品,而校園電視台亦相等於藝
術家,可以利用已有的科技作表達的手段。大家可以利用校園電視台這個
媒體去表達要講的事情。只要有一台電視,就也可以播放你們的作品,成
為你們的電視台。希望大家不要放棄擁有校園電視台的機會,各位學生領
袖可以作一個較主導的角色,利用一部攝影機或校園電視台去開闊同學的
眼界。
--------------------------
To Pik Yu:
OPEN SKY is an installation by Ewen Chardronnet based on the conversion of the Soviet-era radio-telescope RT32 of Irbene in Latviain the context of the ongoing research projects of the Acoustic Space Lab collective. The RT32 is a 32-meter former espionage antenna converted to radio-astronomy and fundamental science. Since 2001, artists, radio amateurs, and scientists have worked together to explore the tactical and artistic possibilities of the dish. (http://acoustic.space.re-lab.net/)
One of the project coordinator is Makrolab. http://makrolab.ljudmila.org
They have a very small movable lab http://makrolab.ljudmila.org/archives/imagearc/people/
S77CCR is one of Makrolab's research project related to your question 4. (we watched the survillance video) Without English website link. http://makrolab.ljudmila.org
Dialtones- a telesymphony http://www.flong.com/telesymphony/index.html
I only took the video of listening post at ars electronica but it's under explosure.
http://www.earstudio.com/projects/listeningpost.html

Useful websites related to new media art :
Intersection of Art, technology, Science
http://userwww.sfsu.edu/~swilson
Ars Electronica http://www.aec.at/en/index.asp
ISEA http://www.isea-web.org/
Siggraph http://www.siggraph.org/
ZKM http://on1.zkm.de/zkm/e/
V2 http://www.v2.nl/
NTTICC http://www.ntticc.or.jp/
Artbyte http://www.artbyte.com/
Rhizome http://www.rhizome.org/
ACMI Australian Centre for the Moving Image
http://www.acmi.net.au/
ANAT Australian Network for Art and Technology
http://www.anat.org.au/ANAT.html

Labels: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