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阿歷山大廣場
[Metropop 2006.8.18]
電視劇可以使我看得十分痛苦的,至今只有一部,慶幸也只有這一齣──由法斯賓達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執導的《柏林阿歷山大廣場》(Berlin Alexanderplatz)。痛苦的原因是我每次都無法儲備足夠的精神力量看完這十五小時二十一分鐘的電影。
第一次看是在1992年的香港國際電影節,還記得當時看到第七集左右已經不能支持,一來是自己十分忙碌,要每天趕去戲院看戲,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二是可能年紀尚輕,很快就被電影衝擊至體無完膚,嚴重點說,這是一齣讓我對人性喪失信任的電影,但與此同時它亦讓我相信電影的感染力,是其他東西無法取代。後來去歌德學院借錄影帶,嘗試再重溫一次,但根本不可能像看日劇般花一晚通宵一口氣看完它。
為了彌補自己耿耿於懷的心情,借了杜布林Alfred Döblin寫於1929年的同名小說讀一遍,甚至在1995年飛往德國柏林到阿歷山大廣場朝聖,不過這段經歷不欲在此細說。總之,閱讀小說全因為法斯賓達1980年發表《柏》時,對傳媒說他就是小說男主角法蘭斯,他甚至在雜誌上寫了洋洋萬字,說明杜布林的小說對他電影創作及其人生的影響力,使他意識並面對自己作為同性戀的身份。換句話說,觀眾在電視箱所看到男主角法蘭斯的故事,實際上是在看一位同性戀者的故事。
杜布林小說融合了寫實手法、德國表現主義與神話色彩,藉男主角法蘭斯屢屢被朋友出賣的過程和際遇,把二十年代末期柏林被法西斯接管前的種種瘋狂情緒和無政府狀態表現得淋漓盡致。小說《柏》是德國文學的重要著作,然而法斯賓達的《柏》引發更大爭議性,成為當時西德電視台最昂貴的製作之餘,因為法斯賓達的宣言,在播映的四個月內引來市民和宗教界排山倒海的評擊,致使電視台要連番更改播放時間。就算評論界也手足無措,面對一位導演一方面宣稱作品是他的自傳,另一方面融合藝術電影及荷里活劇情片的庸俗手法,又將最後一集設成為「我夢中的法蘭斯.比伯哥夫的夢」的個人評論後記,最後都墜進解讀作品的迷宮中。
多年來一直沒有機構放映《柏》的十六米厘足本,終於在九月「世界電影經典回顧2006節目2-德國電影新浪潮」,分五個節目在科學館演講廳放映。是時候挑戰自己的能耐了。
Labels: 撲完Metropop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