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21

体‧映‧戲


[Metropop 2006.10.25]

在十一月十日至十九日於星光大道近香港藝術館及地下鐵透風座的牆上,將展覽一個大型戶外互動裝置《体‧映‧戲》(Body Movies In Hong Kong),由著名海外藝術家菲爾‧露撒諾-漢瑪 (Rafael Lozano-Hemmer)在2001年創作。

《体‧映‧戲》本身的互動特性──利用自己的身體擺動,以影子來控制電腦程式的運行,更換投射於幕上的人像照,雖然香港甚少展覽新媒體藝術作品,但所謂由電腦製造出來的多媒體互動,如果單從技術去看,在2006年的今日已經毫不新鮮,不過對修讀這方面媒體創作的學生而言,是研究 shadow capturing 可能性的最佳機會。

這裡容我借Sigmund Bauman提出「流動的現實」 (Liquid modernity) 的概念,去討論《体‧映‧戲》在香港展覽的意義,那不是因為作品名包含「Movie」(電影)字眼,又或者是首次於亞洲地區作出展覽。科技的進步增加個人的延伸和自由 ,同時亦退減公民的觀念,個人對社會的責任變得可有可無,社會的狀況如Bauman所形容是流動,所以我們面對的是一種稍縱即逝的社會,將《体‧映‧戲》放在這種解讀的角度中,你會發現作品是如此吻合我們香港當下的建設發展──如潛行者般移動,卻不會留下任何可供追蹤的軌跡。

本地共八位著名攝影師將會為《体‧映‧戲》提供本地城市的人像攝影作品,為作品添加本地色彩,其實亦說明身處在這個所謂後殖的社會,正是體現全球跨文化一體化的特質。廿一世紀,我們再不是「3M」──man、money、materialism,而是圍繞「3C」──consciousness、co-existence、collective intelligence而活。

Labels: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