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18

一人有一個世界盃


[Metropop 2006.6.22]

報導指舉行世界盃的德國球場平均可容納64,000多名觀眾。如果每人手持一部具錄製視像短片功能的手機,那麼我們便有六萬種角度的踢波片段,進一步的話,我們更可以有一條360度繞場一周的320,000分鐘合成片段。

簡直是Matrix!有甚麼比世界盃更能體現媒介的immediacy?

電視手機肯定是我們的娛樂發展方向,2004年制訂的數碼視頻廣播有線傳輸技術DVB-H(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Handheld),是目前質數最佳的電視手機規格,它的開發成本比3G昂貴,但仍不減企業公司研究其視頻壓縮技術H.264(MPEG-4第十部份)及微軟的Media 10的競爭。例如韓國三星電子趁勢與德國最大的手機網絡供應商Debitel合作,在世界盃前夕推出支援DVB-H調解器的手機,讓德國用家可以從手機上觀看世界盃。一如我們用3G 看Mobile ESPN。

所以我說的一人有一個世界盃其實有點痴人說夢。因為,科技並沒有被解放,反而淪為少數大企業的專利。

今屆世界盃令我失望,看youtube.com的在線短片便知一二,雖然以「world cup 2006」搜索便有3022條短片在線,不過真正屬現場拍攝非常罕見,大部份都是將電視傳播壓縮上網,大概是用在blog上講波經吧。

我還是天真地期盼(相信)網路能打開新天新地。

近日有一部93分鐘的意大利紀錄片《New Love Meetings》,號稱是世界首部由手機完成全部拍攝的電影長片。兩位導演Marcello Mencarini及Barbara Seghezzi根據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1965年的《Love Meetings》,在街頭訪問了大約七百人對性,特別是對同性戀的看法,拍攝的工具據報導說是N字頭的新手機,錄製的模式是MPEG-4。

看來我們真正處在新舊傳播的分水嶺上了。

Labels: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