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22

共融藝術

[Metropop 2006.11.8]


每逢九月以後,香港的藝文活動多如繁星,單是藝術節,已經是一個緊接另一個。因為特首的「慷慨解囊」,香港首次打正旗號在十二月二日至十日舉辦「國際共融藝術節」。香港人對政治正確的觸覺一向不敏銳,我們甚少使用「不同能力的人士」來形容「殘疾人士」,難得政府似有覺悟要做點事情推動「共融」觀念,當然要打鐵趁熱,本專欄鄰居葉青琳也是其中一位參與藝術家,與肢障藝術家溫錦輝互動發展不同的攝影題目一同去創作,證明藝術無分界別,可以讓不同的人走在一起。

幾年前曾經出席一些國際媒體藝術論壇,發現已有不少志願機構或藝術家利用互聯網等科技或開發新軟件,供肢障、視障等不同能力的人士一起使用,共同創作和交流分享。其中比較有深刻印象的是日本藝術家安斎利洋和中村理惠子自九二年開始共同研發的「連畫」計劃 (Renga Project) (www.renga.com
。九八年至九九年期間,他們與另一位視障藝術家光島貴之創作一系列「觸覺連畫」,透過互聯網,安斎利洋和中村理惠子利用電腦和數碼技術,控制光島貴之的素描器,將二人的平面繪畫,打印成不同形狀的圖案,讓貴之靠觸摸圖案再創作,運用二人傳來的圖案製成另一幅圖作,經過素描然後再傳回安斎和中村手上,如此循環地發展下去。後來,二人再引用不同的新科技,包括手機的運用,將「連畫」發展成另一個計劃「馬蒂斯機器」(the matisse machine)。

在今次「國際共融藝術節」中,光島貴之亦是參與展覽者之一,而且更會在十二月五日假旺角社區會堂舉行一節工作坊,分享她的創作心得。

Labels: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Home